一、系統的組成
該系統主要由數據輸入模塊、計算模塊、后處理(繪圖)模塊及工程文件管理模塊四部分組成。
1、數據輸入模塊:主要完成計算所需要的各種參數(如:梁的各種參數、荷載參數等)的輸入。
2、計算模塊:根據輸入的數據計算出每組標準荷載作用下的節點位移、梁的每個截面內力和支座反力、滾動荷載下的內力及反力包絡值、每種所選定的組合效應內力結果和該組合效應的包絡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的總包絡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總包絡值等。
3、后處理(繪圖)模塊:根據計算的結果繪制出各種效應組合情況下的彎矩、剪力包絡圖。
4、數據管理模塊:對用戶的各工程數據和系統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
二、系統主要技術特征:
1、本軟件可以處理規范要求的各種荷載狀況,并可將荷載信息進行半自動組合
2、本系統可以處理多種組合狀態,主要有:
a)、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持久作用效應組合、短暫作用效應組合
b)、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持久狀況的短期效應(頻遇)組合、持久狀況的長期效應(準永久)組合和短暫狀況效應組合
3、本系統可根據計算結果自動生成各種結果圖(圖1),主要有:
a)、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持久組合彎矩、剪力結果圖
b)、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短暫組合彎矩、剪力結果圖
c)、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持久狀況短期組合彎矩、剪力結果圖
d)、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持久狀況長期組合彎矩、剪力結果圖
e)、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短暫組合彎矩、剪力結果圖
f)、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效應組合總彎矩、總剪力結果圖
g)、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效應組合總彎矩、總剪力結果圖
圖 1
三、系統特點
1、計算結果正確
經過比較完整的算例測試,說明本系統不僅基本結構計算結果與通用有限元程序對比完全一致,而且其組合效應的計算結果與手工采用Excel表計算結果完全一樣。
2、完全適應新版《港口工程技術規范》
新版《港口工程技術規范》(1998年)采用了可靠度理論,設計計算時,需要先計算不同性質標準荷載作用的內力效應值,再用五種不同的組合狀態,計算出作用效應值,然后再進行內力包絡值的篩選。而且每種效應組合狀態所采用的組合效應方式是不同的,分項系數的選取也是不同的,致使計算工作量較以前的規范要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以往的軟件難以適應,而本軟件自動實現分項系數的判別和主導荷載的尋找以及各種不同情況下組合公式的采用,滿足了新版《港口工程技術規范》的要求。
3、
數據處理效率高
本軟件可以解決復雜的分項系數的判別和主導荷載的尋找以及各種不同情況下組合公式的采用?蓸O大地減輕設計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設計質量,加快設計速度,提高設計效率。
4、本軟件采用可視化的界面錄入數據
用戶可以直接看到錄入數據的含義,可以用最快速、簡單的方法輸入設計條件,并可隨時方便地修改輸入的數據。
5、
本系統集數據錄入、結構計算、后處理繪圖和工程數據文件管理于一體。在國內港工界設計軟件中尚未見到同類產品。
四、系統運行環境
項 目 |
最 低 |
推 薦 |
處理器 |
Pentium II 350 |
Pentium III 450 |
內 存 |
64MB |
256MB |
可用硬盤 |
50MB |
100MB |
顯示分辨率 |
1024*768 |
1024*768 |
打印機 |
Windows支持的圖形打印機 |
激光打印機 |
操作軟件 |
Windows 98/2000 |
Windows 2000 |
五、系統主要參數極限
參 數 項 |
最大值 |
備 注 |
軌道梁段數 |
20 |
無 |
每次標準基本組合荷載計算的集中力個數 |
80 |
無 |
每次標準基本組合荷載計算的均布力個數 |
20 |
無 |
每次標準基本組合荷載計算的梯形分布力個數 |
30 |
無 |
標準基本組合荷載數 |
35 |
指自重、均載、局部均載等 |
滾動荷載類型數 |
5 |
無 |
同一種滾動荷載中最多滾動力數 |
80 |
無 |
各種效應組合時所有選用的標準荷載個數之和 |
5000 |
無 |
|